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癌症病人怎樣選擇外科醫師?

文 / 鄭春鴻 (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

鄭春鴻主任:癌症病人開刀前一定都很緊張,他們會到處問,打聽哪一位外科醫師最好,您可不可以給病人跟家屬一些建議,他們要怎麼選擇一名可以幫上他的忙的外科醫師?

張樹人主任:我覺得一個現代的病人應該要先自己做一些功課,對自己的病有一定的了解。他可以上網,年紀大不會上網,他的小孩一定要幫生病的父母,去收集一些資料。你也許沒有這個專業能力,但是你可以把它寫下來。
  首先,當你帶著你去看醫師,如果這個醫師對你講的東西,對你預先做的功課,預先寫的東西都不屑一顧,好像覺得你在挑戰他,或者是他的態度覺得好像你已經冒犯他的話,我覺得這個醫師可能就不值得再看下去。
  一個現代的醫師,尤其一個在術德上達到某種水平的醫師,他會有足夠的自信,他不需要病人對他討好、恭維,他不需要病人好像變得很低姿態,以此來提高他自己。
  病人有時會告訴我,他拿一些資料希望跟醫師討論,醫師會很反感;病人去尋找中藥,病人去尋找另類療法,都是很人性的、很合理的,都是可以討論的。醫師不是聖人,我在我成長過程中,也曾經對病人提出這些問題而反感,後來我反省這樣對病醫關係的溝通有好處嗎?最後你只是把這個病人推到門外去,那麼你即使有再大的能力幫助這個病人,因為你的不善溝通都會完全沒有意義的。
  一個優秀的外科醫師必須是 個有良好溝通能力的人,他必須要打破給自己掛上的一種莫名其妙的「尊嚴」,他應該是開放自己,尊重病人跟親友所提的任何問題,也不要覺得他是被冒犯,因為他們真的是去收集,有很多好朋友告訴他們開刀可能會怎樣,你要幫忙他們澄清。如果你在這一步你就開始在排斥病人的話,以後的溝通會產生更大的問題。因為病人的不安全感,就算最後還是勉強讓這個醫師開刀了,病人會覺得這個醫師會盡心繼續照顧你嗎?你可能會覺得他會不會對我一直懷有一種「偏見」?認為說我曾經冒犯他,這就不是很好的病醫關係的開始。
  不特此也,負責任的外科醫師應該非常願意分析病人手術的相關問題,不能說你太忙,只能簡單扼要切入三分鐘。一個人得了癌症,你用三分鐘說你得了甚麼癌,你這個癌是這樣治療,你明天就住院,後天就開刀。這樣的看病,沒有真正跟病人做一個對等性的對談。因此,我覺得是說如果你覺得這個醫師態度已經不大好的話,你就可以離開了,因為這不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還有那麼多醫師,你有很多選擇。
  第二點,癌症病人及家屬必須注意,現在癌症的治療方法很多,外科醫師必須要跟病人講清楚、定義清楚,你到底是不是癌病。美國為什麼會推動所謂的病理切片的一個「再確認」,就是因為醫院的病理切片的病理醫師有犯錯的可能,人為犯錯是非常有可能的,這和醫院的經驗也有關係,比如,某醫院對某種癌症一年可能只看幾個病人,這種疾病可能在我們醫院看得特別多,當然經驗比較豐富,那我們誤判的機會就比較少。
  所以我認為第一步你要幫病人確定,他真的是得了癌症,如果你有這樣的一個開始的話,那第二步你就是要確定病人是第幾期,你根據期別要跟病人講清楚。癌症病人在被建議接受手術之前,如果醫院並沒有確定病人確實得了癌症,並且告訴病人期別。那麼病人千萬不要糊里糊塗地就上手術台。
  一個腫瘤外科醫師不能只是想開刀,知道你要面對病人有很多種,末期的病人要有比較人性化的考量;那至於其它期別的病人,現在的治療方法也有很多種,不是說今天就只能這一刀開下去,你應該跟病人分析你是第幾期,你還有哪些可能的治療方法。
  跟病人說你就只能開刀,在美國這是違法。確實我們在美國受訓練,就像我的老師一樣,他都要求我們一定要跟病人說你有多少選擇權,說明選擇權是一種要花時間的事,必須跟病人解釋清楚。告訴病人,你可以不要治療,你可以用放射線、或你用化療、用開刀,那每一種的治療有甚麼好處和壞處,你都要跟病人講清楚。
  我們也知道病人沒有辦法在短暫時間全部了解,但是病人至少有被告知說他有幾種可能的選擇,他可以回去再思考。你不能說因為說你是一個名醫,或者你有成就、你有權威性你就說我幫你作決定。你應該是說現在世界上所謂的實證醫學裡,還有哪幾種方法你可以做選擇,這個選擇適不適合你的年紀、你的身體狀況,你的生活環境等,到底適合哪一種治療?病人要自己去考量,是全盤考量,絕對不是說開刀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也許開刀製造出更多的問題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