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傳統手術?機械手臂?誰厲害

文 / 鄭春鴻 (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

鄭春鴻主任:北台灣陸續已經成立多家的癌症中心與癌症醫院。從外科的發展角度看,我們將如何繼續保持優勢?如何贏得病人與大眾的信任?

張樹人主任:我基本認為,一個有高度理想的腫瘤外科的醫師,通常不會把收入放在特別高的位置,就是說他只要覺得收入合理,就可以接受了。其實你拿多幾萬元,還是買不起帝寶。我常鼓勵腫瘤外科醫師,大家要一起衝鋒陷陣,我們大家一起互相支援,我們大家互相保護,一個大兵能有多少薪水,薪水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我們如何攻下敵陣。外科正需要這樣的凝聚力,你有這樣的感情,那個凝聚力是很難打破的。當他離開這團體的時候,他會想,我這麼多的好朋友都在這裡,我有這麼多的理想還可以繼續發展的時候,我為什麼要離開去冒這個險。
  我還是覺得外科醫師是很想成功的,那個企圖心真的很強。我真的很希望外科每一個同仁都能夠成功,在這成功的過程中是大家互相拉一把,大家互相支援,就像一個班,我們大家一起往前衝鋒陷陣,能拉一個就拉一個,能救一個就救一個,然後我們才能夠達到勝利。
我不怕競爭,我只怕我們的時間夠不夠讓我們夠凝聚起來,有共識,大家朝自己的目標,把這目標結合起來變成一個大目標。
  我覺得院長也準備好了,院長為什麼要蓋教研大樓,他希望將來我們是一個完整的癌症中心,並不只是一個醫院,病人不是進來只是看病治療,我們還有負責醫護人員訓練以及研究。我們還有研究、還有訓練、教學,這樣整個醫師生涯才更完整、豐富,才不會覺得自己每天在做一樣的事,變成很沉悶,你才會覺得在很多方面有貢獻,也都有在擴展你的人生。
  我為什麼會考慮機械手臂,因為在外科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再競爭了,我需要年輕同事要慎重考慮,這是不是決勝點,如果是決勝點很重要的東西的話,我會盡我所有的力量,增加這個設備。其他的微創MIS,我們做的相當有競爭性,但醫院需要的是這些優秀的年輕人能夠留下來,需要他們知道我們有這個凝聚力,有這個決心,我們支持他,讓他們能夠留下來一起打拼,讓這個醫院能夠有機會成為台灣真正腫瘤外科的醫院。
  要不要進到機械手臂手術領域,這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機械手臂的競爭市場,是目前微創手術最後的一個階段,它也是最貴的。以台灣來講,現在的機械手臂全部「失敗」,所謂的失敗是大家都在賠錢,花了八千萬、九千萬買了,但是手術量達不到,因為平均每位病人要自費付二、三十萬,這對現在社會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庶民大眾佔社會的百分之八、九十,要隨便拿出二、三十萬,是有點困難的,除非機械手臂手術好到不得了。但是在過去十年來,機械手臂跟傳統手術比較,在結果上並沒有優秀到多少,對手術的控制、對癌症的控制、對復原的控制都差不多。如果它並沒有夠強的說服力證明它的優越性到哪裡,它畢竟只是一個工具。
  所以我的老師最後說,「這證實經驗跟技術仍然還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對這工具不熟的話,你還是沒有能把這工具用到最好的情況,給病人最好的服務,病人花了三十萬又切不乾淨,所為何來?
  本院外科發展的困境就在病人數的量上,因為我們不是「以量取勝」的醫院。當然,如果以切攝護腺癌來看,我們的量是最大,一年幾乎開一百例。台灣一年大概切了六、七百例攝護腺,我們就開了一百例,我們雖有那個量,但我們仍在遲疑需不需要加入這種「失敗」的「機械手臂手術」行列。因為這個設備被過度商業化,在美國,機械手臂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商業公司在推動,美國有七百部的機械手臂,其中百分之八十六全部都是賠錢,不過即使賠錢,他們醫院也要買。台灣的北部已經有六台機械手臂了,我們是否有必要去加入呢?
  我曾跟本院的微創小組一起思考,如果我們沒有機械手臂的話,五年後我們會不會失去競爭能力?如果我們現在擁有機械手臂的話,等這機械手臂使用在五年成熟了之後,歷史的角色、地位被確定的話,而我們也正好已達成熟,我們會不會就不至於喪失的競爭性,它是不是值得去投資呢?
  身為外科主任,我知道醫院的政策,我也會考量年輕後輩的同事們需不需要這個平台。我會很誠懇的問他們,五年後我們如果沒有機械手臂,我們癌症中心的腫瘤外科會不會失去吸引力。我們是一間好醫院,我們希望我們的能量越來越高,吸引力更好、更優秀的人才都願意來和我們一起工作;但是如果環繞在我們周圍的台北醫學中心都有機械手臂,而我們沒有,會不會讓人感覺你沒有誠意要投資。雖然現在看,它是賠本的東西,但是一間醫院可不可以有時候不計成本,就是為了一個未來去投資看看。
  為此,我甚至失眠,我希望能有這機會跟廠商深入討論,看能不能達到大家雙贏的方法,進而說服院長。我們醫院的優點是大家都同心一致,沒有什麼鬥爭,大家目標一致,就是要成功,病人也感受到我們的意志力,認為我們是在台灣會成功的醫院。因為他看到我們這些年輕人都有巨大的意志力,而且大家可以坐下來很和諧的談,共同達到彼此的目標。
  我們加入的科很多,婦科、切肝的、切胃的、切攝護腺的、切直腸的,這五個科全部加入,劉家全醫師甚至說他可以應用在食道癌手術。所以我們真的是很團結的團體,這樣的團體對外科主任來講,我是很珍惜的,我也覺得我不要錯失這個機會,因為我覺得有時候一個團體的團結是錢買不到的。
  關於機械手臂,院長常跟我有所辯論,我覺得我的傳統手術絕對開贏機械手臂,因為一個攝護腺手術,我只要一個多小時就開完了,問題是我的後輩可能沒有辦法做到。我不能因為我結束了,這就結束了,我希望我的後輩能夠繼承這能量,然後往上走,承繼起來。他們要開那麼傳統的刀,是很辛苦的,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方式,就是讓他們走到另一種開刀方法,讓他們有成功的機會。所以我會盡全力在MIS微創手術,在機械手臂上做非常謹慎的評估,而且我希望能做到台灣唯一雙贏的結果。
  我們的計劃能夠建立起來就非常有說服力,其他醫院真的沒有那麼完整的訓練計劃,那是別人做不到的。其實有很多事是我們不知道的,但我們在院長的領導下,院長的經驗很豐富,他可以提供我們很多的指導,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讓本院的腫瘤外科在台灣生根,這是相當有機會的,我希望大家能夠團結起來,我也希望我能夠傳達這個訊息,讓大家有凝聚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