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腫瘤外科醫師要多具備哪些素養?

文 / 鄭春鴻 (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

鄭春鴻主任(文教暨公共事務部):日劇《白色巨塔》那個年代,外科醫師好像是一家醫院的「當家的」,現在每一家醫院都強調「多科整合」。張主任剛接掌本院外科部,請您談談未來的展望。

張樹人主任(外科部):我們醫院是癌症專科醫院,既然以「癌症」做為專業,那麼在這裡工作的外科醫師知識涉獵就要比較廣一點,以一個腫瘤外科醫師而言,他不只是開刀的醫師,他必須是一個「整合性的醫師」,整合什麼?
  第一、腫瘤外科醫師必須要有完整的癌症生物學的知識,癌症究竟是什麼東西,在你專業領域上你必須要能夠回答得非常清楚,因為病人會常常問,我為什麼會得癌症,這癌症是哪裏來的。
  第二、腫瘤外科醫師必須掌握癌症的變化,病人處在癌症發展的哪一個階段。因為病人會問:「我現在是怎樣?那將來會怎樣?」這些問題會一直在你的執業時出現,你必須要對癌症有非常專業的,徹底的了解。
  第三、腫瘤外科醫師對癌症的治療,要有全盤的了解。大部份的癌症不是外科就可以解決的,這是現在的癌症治療大家的共識,外科可以解決可能是非常初期的,但我們必須承認初期的癌症畢竟還是少數,因此我們還是要和其他科合作,才能夠治療癌症,真正幫助到病人。

腫瘤外科醫師要多具備哪些素養?

鄭春鴻主任:癌症治療必須多工整合,腫瘤外科醫師更需要與他科醫師合作,您認為腫瘤外科醫師比一般外科醫師要多具備哪些素養?

張樹人主任:我們跟別科的醫護人員合作,就必須像交朋友,我們要知道對方在做什麼?所以腫瘤外科醫師要了解為病人做化療的醫師,他們在做哪些事;腫瘤外科醫師應該知道化療是什麼東西;化療裏面的成分,化療會引起的副作用,這些都要了解,你才知道病人可能會經過的病程為何?
  倘若病人是先來看腫瘤外科醫師的,你再轉給化療醫師,病人還是會覺得你的意見非常重要,腫瘤外科醫師在化療的詳細解釋上雖然沒有比腫瘤內科的醫師說得清楚,但如果你跟腫瘤內科的醫師能夠有一個良好的溝通和「交班」的話,病人會比較放心,而且病人在未來的治療上會比較配合,這樣病人的治療成績一定會比較好。所以我覺得癌症專科醫師尤其是外科醫師,對於最基本的化學治療的成份跟它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併發症都必須要有相當的了解。
  癌症治療的另一個重要的工具是放射線治療。腫瘤外科醫師對於射線治療也要深入了解,包括:放射科醫師是怎麼策劃放射治療的?這麼高劑量至少十八百萬伏特這種高劑量的輻射,射入人體會產生怎麼樣的後果?它可能的副作用是什麼?我們現在一直提倡主責醫師,病人還是認為你是他的主要負責醫師,所以基本上他認為你應該對他所接受的所有治療都要有些了解,這樣病人才會覺得得到的是一個完整的照顧,而不是說:「張醫師你怎麼把我扔到放射治療科,這個醫師我很陌生」我會在病人面前親自跟放射科醫師「交班」,譬如我已經跟鍾醫師交班好了。我會對病人說:「你放心,你現在目前的狀況怎麼樣,下一個進程是怎麼樣,鍾醫師一定會花很多時間再跟你好好解釋,萬一你覺得鍾醫師解釋不夠清楚,我們還有好幾位醫師,我可以再介紹其他醫師給你,我會負責到底的。
  院長一直希望我們做一個優秀的Surgical Oncologist(腫瘤外科醫師),我認為腫瘤外科醫師的標記,至少要有我剛講的這幾項能力、基本認識,才不會被認為你只是一個開刀的工具,對病人的治療幫助有限。

腫瘤外科醫師培育及訓練

鄭春鴻主任:未來在腫瘤外科醫師培育及訓練上,您計劃如何進行?

張樹人主任:本院外科的訓練計劃要成熟化。以後也許我們新進的主治醫師,他必須不是一來就當主治醫師,他可能要先到病理科去做觀察員,因為你到病理科去看,才知道人家是怎麼處理這些標本,你也才知道怎麼開刀才能開得乾淨,你認為腫瘤拿得乾淨的程度到底是怎樣?病理科醫師如何在閱讀這個病理報告。
  具備了這些基本知識,我們會送這位新進的外科醫師到放射治療腫瘤科,然後再到腫瘤內科。當新進醫師具備幾個基本能力,他才能成為真正的「腫瘤外科醫師」,因為畢竟我們三分之二的工作量都是在為癌症病人服務,所以在這方面專業化的提升,新進人員必須有一個完整的訓練過程。
  我們也希望醫院能提供一個像美國癌症醫院給腫瘤外科醫師的訓練課程,一個專研醫師(fellow)的課程,就是當你完成一個總醫師的訓練之後,在還沒有成為一個癌症專業醫師前,你必須要接受一個所謂「研究醫師」的過程,在這研究醫師的過程中,你可以把自己浸淫在一個研究學習的環境,我們會讓你選一個資深的主治醫師,當你的老師,你可以看他怎麼照顧病人,你會跟他一起上刀;同時我們會安排你可能要去看看別科,譬如說你是開上腹部的刀,那你可以去看看人家開下腹部的結構是怎樣?因為也許有時候病人的腫瘤會從上腹部蔓延到下腹部。同理的,像我們泌尿科開人工膀胱時,我們要切腸子、接腸子則要基本的一般外科訓練。
  所以我認為腫瘤外科的醫師的訓練應該是多方面的,專研醫師可以不必有臨床上負擔、不必看門診,他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學習,這些課程都能夠滿足他在進入一個專業腫瘤外科醫師的職位之前準備好自己。於是,當你第一天成為腫瘤外科醫師,你踏進診間看到你第一個的癌症病人的時候,其實你已經胸有成竹了,知道該怎麼開始幫這個病人的忙;而倘若你什麼訓練都沒有,你可能只是做一些片段性的考量,即使你非常希望跟這個病人要建立一個好的關係也是非常困難的,甚至你可能走到每一個地方,就會遇到一個新的挫折。

自己可以挑選親密的伙伴

鄭春鴻主任:除了完整的腫瘤外科醫師訓練之外,如何形成不同組合的小團隊彼此支援?

張樹人主任:腫瘤外科的醫師在訓練的過程中,如果已經有完整的腫瘤觀察及研究經驗的話,就知道如何找人幫忙,而且你也認識了很多的同事,可能你跟某些同事不一定很契合,但是你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這一類可以好好溝通的同事,因為每一科都有很多醫師,總有一個醫師,譬如說放射治療科有七、八個醫師,是跟你自己可以合作的醫師,所以你自己可以挑選你的伙伴。
  當你在每科都有一個伙伴,就形成你自己的團體,團體不是一大堆人,而是在你治療病人的,你自己設有一個個環節,這些環節是相扣的,然後你在照顧病人、幫忙病人的時候,每個環節你都能很放心的,而且很完整的跟在這些環節裏面能幫你的人,都有很好的連結,病人當然就會覺得很安心,然後就能夠配合治療。
  在未來的展望上,我們是希望我們新進的外科醫師或者我們培養的腫瘤外科專研醫師的課程能夠成熟化、系統化。因為沒有在癌症醫院真正花時間全方位見習的外科醫師會做得滿辛苦的,要融入癌症專科醫院是不容易的,因為那太專業,所以腫瘤外科以後要朝向有系統化的教育跟訓練,這是一定要進行的。
  我們會持續地投入這樣的訓練計劃,我們當然不會天真地認為這會在一、二年內開花結果,美國的腫瘤外科醫師訓練制度也在五十年、八十年的時候才成熟,我們才過一個二十年,第二個二十年這個計劃可能會成熟,我們才能成為台灣第一家真正訓練專研腫瘤外科專研醫師的醫院,我們要為台灣腫瘤外科奠定基石,我們訓練的腫瘤外科醫師能被國際信任與接受,並且把這個標準的基本功,帶到台灣各個角落,提升每個醫院腫瘤醫療的水準。當大家有一個共同的醫療水準,以後在開會討論時,才有共同的一個平台,在這平台上,大家水準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講話的時候,可以有分享,你在講什麼我知道,你在做什麼,大家可以更容易了解及互相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